本网厦门8月18日电(通讯员李静)今天上午,厦门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在新加坡举行2008年秋季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简称CQMM)预测发布会,公布对中国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共六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价和展望。这是CQMM自2006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的第五次预测数据发布。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是依据支出法核算GDP的方式,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刻画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揭示外部经济波动对内部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以及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的政策效应,为政府宏观调控部门选择有效的调控手段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本次发布的主要目的是:(1)根据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当前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判断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2)基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非对称性变化,模拟其宏观传导机制,分析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变化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模拟价格的传导机制,以此分析理顺要素价格对CPI的影响;(4)依据模型模拟结果,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评价与展望。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教授、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小康阁下、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先生等出席了预测发布暨2008-200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善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李雪松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博士、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博士等,以及新加坡的各新闻媒体记者。
课题组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模拟及预测如下:在外生假定人民币今明年将分别上升8.1%、2.1%的幅度、美国与欧盟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世界原油价格走势呈倒“∪”型以及央行在2008年利率不变、2009年两次降息的条件下,2008年中国全年GDP增长率将回落到9.86%,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将回落至9.59%,第四季度回落至9.31%。进入2009年,GDP增速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小幅回落,全年保持在9.66%的水平。其中一季度将为9.73%;二季度上升至9.94%,三季度回落至9.54%后,第四季度再次回升至9.5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降至11.78%,回落0.31个百分点;2009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继续回落,为8.86%,比2008年下降2.92个百分点。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为25.69%,2009年可能大幅下降至19.21%,比2008年下降6.48个百分点。2008年按不变价计算的居民消费总额增长为8.49%,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00%。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下降至15.72%,居民消费总额增速也将下降至7.78%。。2008年净出口增长速度将首次出现负增长,为-18.67%;同时,2008年,外汇储备增长率预计为36.00%,与2007年相比下降6.01个百分点。主要价格指数方面,CPI可望在2008年底回落到6.17%,但全年仍将高达7.18%,其中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将分别高达6.61%、6.17%。2009年CPI将全面回落到4.68%;受CPI影响,2008年GDP平减指数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全年预计为8.90%,但同样的,2009年,该数据将回落到7.08%。此外,投资价格指数的变化也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由于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由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所推动的PPI上涨短期内难以快速传导到CPI。考虑到出口企业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而有可能转而寻求国内市场的因素,CPI将持回落的态势,而且由于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涨价因素的存在,预计PPI还将继续高于CPI,但两者的差距有可能不断缩小。外部经济环境方面,欧元区在滞胀威胁的压力下放松银根,美元对欧元止跌微升,人民币对美元停止升值,对欧元微升,导致我国净出口增加,即美元对欧元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每升值一个百分点,2008年、2009年中国GDP比基线预报结果分别上升0.1%、0.5%。
由此,课题组建议:
我们认为,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将逐步改变国内的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调整两高一低的既有格局。为了促进这一调整,财政政策应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1)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2)增加对企业创新活动、品牌经营的资助,促进企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3)通过理顺价格关系,逐步减少对高能耗产品与高能耗消费行为的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