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9日,应日本甲南大学经济学系邀请,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5月18日上午,甲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永原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龚敏教授做了题为“Rebalancing the Chinese Economy”的演讲,甲南大学经济学系青木教授、森教授等数十位教授参加了研讨会。龚敏教授在演讲中指出,造成中国经济“两高一低”不平衡结构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体制转轨不彻底,现有的市场经济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行政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衡。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均衡远远没有理论预测的有效,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贸易桥梁的作用,从日本等国进口投资品和中间品,同时最终品大量输往欧美等国,这种加工贸易模式就形成了中国对日本和韩国较大的贸易赤字,而对欧美较大的贸易盈余。如果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不改变,中国、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这种生产加工贸易模式便也不会改变,那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还将持续。期间,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的相关问题、中日经济关系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随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基地标志性成果——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影响不断扩大,日本学术界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期间龚敏教授还应邀就CQMM研发、应用等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交流。日本甲南大学已成为我校的姐妹学校。此次龚敏教授的成功出访为今后两校在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合作走出了第一步。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