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金融学家、教育学家张亦春教授荣获201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庆典于6月15日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庆典由厦门大学副校长杨斌主持,莅临此次庆典的嘉宾包括全国政协委员桂敏杰、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等高校、政界、业界人士,约计500人。



颁奖庆典于上午9:00开始,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魏本华先生宣布张亦春教授荣获201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先生和前保监会主席、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会董事长魏迎宁先生分别为张亦春教授颁发获奖证书、奖牌。随后,张亦春教授作了真挚热情的获奖感言。张教授发言饱含深情和浓浓的感谢,已八十岁高龄的张教授说:“首先是感谢,但又不是一般的感谢,而是深———深———的感谢!”,并90度弯腰鞠躬!

之后,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教授、“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中先生、厦门大学杨振斌书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洪永淼教授分别在大会上致辞。最后,兄弟院校嘉宾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康霖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白钦先教授、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爱俭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姜波克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先生等纷纷发言,祝贺张亦春教授获此殊荣。学生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先生、中国民生银行董文标董事长、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李仁杰行长、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万建华董事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方上浦副局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裴长洪所长、中国证券业协会陈自强副会长、台湾生代表林定芃先生也均致辞表达了对恩师的无限恩情。
下午的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于2:30开始,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对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探讨,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论坛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教授主持,演讲嘉宾包括台湾大学教授刘忆如,北京大学教授曹凤岐,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杰,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永刚,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杨胜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宋清华,台湾逢甲大学财金系教授张仓耀,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振龙等10多位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知名高校教授、博导。论坛上,诸位嘉宾作了生动、深刻的精彩演讲,令与会者饱享一场学术盛宴。其中台大教授刘忆如女士的演讲明确表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充满愿景和希望,演讲娓娓道来,令人折服,与会嘉宾予以高度评价;曹凤岐、戴国强等大陆各著名高校学者的演讲则着眼于金融学的前沿理论和金融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各自鲜明的学术观点和简洁有力的论证阐述,在场中掀起一阵阵的高潮。精彩、丰富的学术盛宴大大超出了原先预定的时间、持续了150多分钟,才在全场听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风范与卓识齐仰,贤德共高寿俱望”。张亦春教授荣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的同时也恰值张老师八十寿辰。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亲朋好友,群贤毕至,恭贺张亦春教授八十寿诞。
“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奖金高达100万元人民币,旨在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建设,表彰在金融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前辈。首届大奖于2010年评选、2011年初颁发,迄今已举办了四届,这是中国第一个为表彰在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大奖,被誉为“中国金融学科诺贝尔奖”。本届大奖获奖者有三位,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升业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的曾康霖教授和我校的张亦春教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为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学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此次庆典充分肯定了张亦春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中国金融学科、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称,张亦春教授荣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是福建省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是对他一生奉献的最佳褒奖!
张亦春教授1933年6月生于福建连江。1956-1960年在厦门大学经济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任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1991年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6年组织创办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并任所长。现为厦门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重点学科学术总带头人。
(经济学院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