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教授作客南强讲座

 
11月7日至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研究》副主编、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平教授访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并应邀做客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第583讲暨宏观经济研究中心Seminar本学期第4讲,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经济增长:研究范式转变和中国实证”的精彩讲座。讲座凝练呈现了张平教授所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增长前沿研究团队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思考和探索,吸引了大量师生与会,经济楼A501会议室座无虚席。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主持。

 
龚敏教授向与会师生简单介绍了张平教授。张平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从事经济研究以来,参加和主持过多项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交办课题和院内重点课题,成果丰硕,曾于1995、2005、2007年三度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为张平教授颁授了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讲座中,张平教授从经济增长领域研究范式的变迁切入,对中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种种结构性障碍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他指出,基于卡尔多事实的新古典均衡增长理论具备很强的自洽性和完备的理论框架,然而在解释日益变化的世界时遇到越来越多的局限,催生了基于新典型化事实的新生产要素再探索和结构主义等不同方向的研究范式调整,这同时也促使中国学者归纳中国增长的新现实和运用国际共识逻辑发现和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中国当前已成为中高收入组国家,赶超式发展速度已经难以为继,从结构性效率改善转向效率内生持续改善迫在眉睫。进一步地,张平教授从服务业与产业结构配置效率、城市化、人口红利、信息化、低碳经济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可以把握的机遇。
 
 
张平教授的演讲视野开阔、例证详实、妙趣横生、收放自如,兼具理论高度与现实意义,近三个小时的演讲极大地开拓了与会师生的研究视野,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事后,不少师生反映,这是他们近年来所听到的最有信息量,最能启发他们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思索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术讲座之一。讲座结束时,尽管时近正午,张平教授仍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张平教授在校期间,我校社科处处长陈武元教授特意登门造访,感谢他长期以来对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特别是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帮助,请其今后继续支持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张平教授对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自组建以来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张平教授表示: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高度经验研究的性质,近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与中心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实际,运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坚持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努力在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是分不开的。张平教授表示,今后将继续推动他所领导的学术团队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厦期间,张平教授还就目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比如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战略,以及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与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全体教师进行了交流,与中心领导商谈了今后合作交流的有关安排。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吴华坤 石时)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