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霞辉莅校演讲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刘霞辉教授应邀造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并于11月22日上午作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学术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与宏观政策着力点”的精彩报告。

 
报告中,在总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刘霞辉教授力图归纳一国产出增长的一般规律。他认为,从人均产量增长来看,世界各国迄今为止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人均资本存量处于较低水平的增长阶段,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人均产值也呈加速增长之势,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但是这种加速增长不能永远持续的,当人均资本存量达到某一水平时,人均产出将在越过该点后呈递减的增长趋势,即遵循新古典规模收益递减的增长。以此视角来看,马尔萨斯贫困陷阱、经济赶超、卡尔多典型事实下的新古典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均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一一对应,适应的是各个阶段截然不同的经济特征。
 
辨明中国当前经济具有的特征,从而推断其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具有显著的意义。分析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劳动供给和劳动生产率,横向比对发达经济体在相应阶段的产业结构,刘霞辉教授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与挑战,指出中国已迈入结构性的减速经济增长阶段,本质原因是生产要素的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不论是由相对落后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抑或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深层次结构问题,都给中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针对危机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巨轮应当如何转舵,刘霞辉教授点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几大着力点: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竞争性市场的完善、相对价格体系的调整、动员型经济的转型、重构对外开放思路、提高结构性转型效率、降低供给要素的投入成本、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总而言之,政府有必要转换赶超主导者的角色,做好“守夜人”,将属于市场的权利归还给市场,充分激发市场的动能,从而解放生产力。此外,他也侧重谈及了广受关注的房地产问题,并指出房价高涨在中国现阶段有其必然性,只有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并在人口总量下降的前提下才能根本改变,临时调控措施作用总归有限。
 
刘霞辉教授的演讲议论畅达,鞭辟入里,能够跳脱复杂的经济现象,从中抽取一致的脉络,令大家耳目一新。讲座结束后,刘霞辉教授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吴华坤  石时)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