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料译丛》出版《土地可持续利用专刊》为“土地财政”献策

 
2014年2月,为了增加对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的理解和研究,厦门大学《经济资料译丛》特出版了一期关于土地租税理论及其运用的专刊,希望能对我国目前颇有争议的“土地财政”的理解和研究以及目前的房地产税改革提供启示和参考。
 
鉴于当前以土地收益来为社会公共物品融资的原则在当今很多国家和城市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尝试,从而导致政府需要对劳动和资本征收很高的税来维持预算,影响了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现象,《经济资料译丛》特设专刊选录全球范围内各界专家学者的对于土地租金作为公共收入来源的理论的理解、研究或实践成果,作者涵盖在德国高校任职的经济学家和研究生、有著作等身的英国财经作家、有终生从事房地产评估事业的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估价师、有成长于香港的英国企业家、有获得过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澳大利亚律师等。
 
这些文章的经济学思想源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亚当·斯密等,包括亨利·乔治和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里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对此有继承和发展。这些文章不但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地租地价和土地税收理论,而且也介绍了堪培拉、香港、青岛等城市历史上采用或者偏离地租作为公共财政收入原理的实践经验与教训。青岛、香港、堪培拉以及深圳等现代大城市的一个共同点是兴起于不毛之地,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获得了城市土地(增值)的收益并用之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该期专刊将对我国的财经学界以及房地产、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税务等政府部门带来全新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参考价值。
 
《经济资料译丛》创刊于1981年,是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该刊原来主要翻译介绍国外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随着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轨、学生和研究人员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外文期刊数据库的引入、互联网上资料的共享等诸多原因,该刊从2013年第2期起,重新定位为国内高质量的通俗经济学期刊,并以发表原创论文为主。该刊力图通俗简明地介绍国内外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倡导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解释实际经济、社会问题和现象,强调经济学直觉和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应用,主要读者群为与财经有关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财经科学爱好者。
 
(《经济资料译丛》编辑部)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