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部分教师座谈《21世纪资本论》

  

127日下午,经济学系部分教师在经济楼A201座谈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活动由经济学系副主任赵建副教授主持。物理机电学院、台湾研究院和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几位青年教师和学生也参与座谈。

 

大家认为,《21世纪资本论》是关于百余年欧美等国家经济不平等演化历史、现状和趋势的实证研究。作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差距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并且该趋势没有因为战争的冲击和其他一些经济与社会变革而根本扭转,甚至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这已成为当前危及中产阶层价值观、导致潜在社会冲突的重大挑战;节制资本的相对合理的方法,是征收全球累进资本税,尽管这一举措目前仍是乌托邦性质的。

 

作者及其研究团队搜集了大量资料,根据历史序列数据做出详细的分析,其结果是可信的,但对现象的理论解释却颇具争议,尤其是所提的对策建议的可行性令人怀疑。首先,举例来说,与欧洲相比,美国社会的历史负担更小,经济更具活力,因此收入差别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首要问题。其次,若不存在超国家的政治机构或有效的国际协定,全球累进资本税必然是一种幻想,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制度创新。最后,对资本收益率作制度性的假定值得商榷;对征收资本税的合理性仍需作令人信服的理论证明。

 

关于《21世纪资本论》对中国的启示,大家认为,当前中国贫富差距也在扩大,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不少政府官员的腐败以及某些超级利益集团的形成是最突出的问题。尽管托马斯·皮凯蒂在书中对中国实行的资本管制没有全部否定,但他对中国的情况了解不够透彻;相比之下,一些国内学者对遗产税等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值得点赞。根据原作开辟的视角,大家还议论了超级世袭社会和超级经理社会,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私人基金和慈善基金的关系,“拼爹时代”概括的恰当性以及《21世纪资本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异同点等等。

 

举办读书会,是经济学系近期推出的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之一。在本次座谈会接近尾声时,大家相约择机再作专题讨论。

 

(经济学系  钱胜存 易永坤)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