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厦门大学开始推行双学位教学(辅修制),经济学院积极响应并于当年创立了经济学专业本科双学位班。
经济学专业本科双学位旨为满足厦门大学非经济类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愿望,特别为诸多的理工科学生毕业之后到国外攻读经济、金融、统计、会计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奠定基础而设置;以丰富学生的学科背景,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合作,特别是以提高广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宗旨。
规范管理,双学位学生手册
十年来,经济学院认真组织双学位教学工作,积极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多种长效机制,有效地发挥了经济学科优势,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其中,不少双学位毕业生凭借经济学专业辅修背景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品牌,成功申请到欧美的知名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深造,或进入金融单位工作。
建立教学管理、评价、激励机制,狠抓教学质量
自创立双学位教育以来,经济学院每年面向全校各文理学院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双学位学生,均吸引了数百位学生报名。2015年经济学院招生人数为521人,目前在读学生共1402人(17个班),预计2016年毕业生444人。
2012级理科3班毕业照
本着宽口径、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出台了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助理、论文管理、试卷批改、课堂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双学位教育管理条例及办事流程,并强调制度刚性,从制度上规范广大师生及管理人员,全流程保障教学质量。2011年5月,经济学院双学位本科教学部成立,实行项目的专人专管。依据管理条例,部门人员加强教学工作检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条例,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课程档案和试卷等规范整理、存放
为激励双学位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院加大力度进行双学位教学质量检测,每学期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定期教学检查以及日常的不定期教学检查。除了进行期中、期末考试,还通过与学生代表面谈、召开学生及助教教学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他们对有关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任课老师等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位双学位课程任课老师,学院在每学期面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最直接、系统的教学情况反馈。
与管理、评价制度并行,双学位教育设立多种激励机制,特别设立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及院长提名奖,表彰鼓励先进。这些均为厦门大学首创的本科双学位奖项。经济学院已连续五次对本科双学位学生颁奖,这一举措在广大学生中引起良好反响,效果显著。
为表现优秀的双学位同学颁奖
|
学年
|
获奖人数
|
优秀学生
|
优秀班干部
|
院长提名奖
|
2012-2013学年
|
165
|
9
|
166
|
2013-2014学年
|
157
|
8
|
162
|
2014-2015学年
|
140
|
8
|
140
|
近3年经济学双学位获奖学生人数
高要求、高质量、勤激励,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在高质量、严要求的管理和教学体系下,经济学院双学位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且稳步上升,获得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近年来,虽然学校本科招生人数有所缩减,学生也在出国交流、参加创新和创业大赛等项目上不断分流,但攻读经济学双学位项目学生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数量,且毕业生合格率逐年上升。
通过经济学双学位本科教育这一平台,众多学子实现了步入经济学领域的梦想,毕业生就业行业很大程度上与经济、金融相关;近三年来,每年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中,更有约40%学生选择经济学专业相关领域作为攻读方向。
凭着宽口径、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培养原则,经济学双学位教育实行了含短期、中期和长期在内的完整质量监控、管理体系,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和细节上的把控,实现了培养的全过程监控和时时跟踪,确保了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的高质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与口碑。
学院近三年招生人数、毕业人数

近三届经济学双学位学生去向统计
(丛里 康惠玲 何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