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国务院参事、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应邀到访厦大经济学科。
当天上午,夏斌教授与洪永淼教授等为代表的经济学科教师们进行座谈。夏斌教授结合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成立的缘起、奖项设置及成立基金会的意义等,与教师们针对“如何通过激励经济金融科研人员以达到学科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此外,座谈会还围绕“一带一路”、外汇储备、金融监管、国家金融政策导向、人民币汇率、中国股市、中国房地产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夏斌教授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其独到的政策领悟力和透彻观点令在座教师受益匪浅。
下午,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第829讲在经济楼举行,夏斌教授为参会者带来一场题为“调整中的中国经济”的专题讲座。厦大师生、厦门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部分代表和政府、金融行业相关人员共近400名听众到场听讲。讲座由朱孟楠教授主持。洪永淼教授为夏斌教授颁授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夏斌教授从经济的“超级繁荣”入题,回顾和分析了自2002-2011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和原因。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一是人口红利,一是改革红利;外部因素,美国宏观的失误,制造了一个大的泡沫,大的需求,为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夏斌教授分析,在中国经济不断赶超其他国家,达到世界第二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拉动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变化很小,而出口的变化波动则很大,尤其是经济危机后2009年,一度跌到-3.9%。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出口。
从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必然趋于一个从过去的高增长,迈向相对平缓增长的平台。这一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力量决定的,不完全是经济周期的问题。而当经济下行后,“超级繁荣”的代价就会凸显: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导致金融系统风险隐患,同时居民消费占中国GPD的比重从2002年一路下跌,2010年达到最低。政府努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人口扩大消费方面,养老,医疗,税收。但严酷的事实说明,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很好的改善,要回到2002年的45%,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夏斌教授指出,调整成为必然的同时,也意味着破产增多,失业增多,但是必须要守住两条底线。市场出清的过程很艰难,要坚持去杠杆,加强金融监管,但监管政策存在叠加效应,因此监管部门更需要做好沟通协调。
讲座最后,夏斌教授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提出问题。整场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除与教师座谈、开设专题讲座以外,夏斌教授此行还参加由厦大经济学科承办的2017科斯研究院青年学者制度分析国际研讨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研讨。
(经济学院 何永芳 WISE2016MA 孙丙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