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经济学科韩乾的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

 

近日,厦大经济学科副教授韩乾与袁宇菲、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5届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博强合作的论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成本”发表在《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关于热钱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基本采用总量分析,韩乾等发表的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我国经济独一无二的特征使其很适合做这样的面板数据分析。

 

基于广泛讨论,作者猜测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这种影响表现出与各地贸易量相关的地区间差异,并和当地银行体系的存款数量变动方向一致,就能表明短期国际资本是通过改变银行存款来影响当地银行系统和贷款市场的流动性。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在面板回归中作者考虑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单独项以及它和城市贸易额与GDP之比的交乘项。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单独项的显著性能够揭示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融资成本的总体影响,而交乘项的显著性可以用来说明不同地方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短期国际资本敏感程度的不同。

 

作者通过实证结果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于企业融资成本有显著且异质性的影响。同时,与作者的假设相吻合,那些总部设在拥有更活跃贸易城市中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更容易受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并且,这个结论与总量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形成鲜明对比,在总量分析中作者并没有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有显著的关系。

 

为明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渠道和传导机制,证实作者对银行存贷款市场存在地域流动性障碍的猜测,作者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总体上会增加各个城市的银行存款;当该城市的对外贸易量比较大的时候,这种效果会进一步增强。这支持了作者以上的两个观点。第一,热钱会显著地影响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第二,银行存贷款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跨地域流动障碍。进一步地,作者还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行业差异。作者使用了6个不同行业的子样本进行了分样本分析。作者发现相比于其他行业,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更敏感。

 

基于实证结果,作者对两个现实性的政策含义提供了支持。首先,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热钱对本国区域间流动性影响的状况。其次,在理顺长期制度之前,如果热钱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且短期内难以消除的地区差异,央行理论上应该能够采用更为合理的对冲手段。

 

韩乾,1998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外贸学士学位,2004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金融博士学位,后加盟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现为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与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领域为衍生品、市场微结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已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以及《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

 

WISE  许有淑)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