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呈在厦大经济楼,举办了一场题名为“精算师与寿险精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正堂主持。讲座开始前,许文彬教授为演讲嘉宾颁发富邦金融与产业论坛讲座纪念牌。

整场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杨智呈介绍说,精算主要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未来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它是现代保险、金融、投资实现稳健经营的基础。精算师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产品定价、产品评估与分析,对数学能力、计算机能力、财务能力以及基本的商业知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杨智呈谈到精算行业是世界上最多元化最、令人兴奋和最具有价值的行业之一,在美国职业的排名中从未跌出前三。随后,他分析了包括北美精算师体系、北美非寿险精算体系、英国精算师体系、澳大利亚精算师体系以及中国精算师体系在内的世界主要的精算师体系的特点。他球,中国精算师体系主要通过借鉴美国,逐渐得到了国际体系的认同。目前,精算师体系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换,这主要通过考试内容和难度实现衔接,其中北美体系和英国精算师体系之间的转换更为接洽,澳大利亚精算师体系居次,中国精算师体系暂不在可以转换的行列。
介绍完精算师体系,杨智呈分析了保险产品的社会职能,旨在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以及保险从业人员的职责。他以人寿精算为主题,将寿险业的社会职能主要分为风险管理、财务规划和社会事务管理。总体来讲,保险的目的是通过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和规划实现风险规避或分散,而保险的价值还体现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杨先生还回顾了中国寿险产品发展的历史。1982-1992年为寿险的恢复期,但彼时市场上存在的产品责任单一且费用低利率高;1992-1999年为营销期,该时期以储蓄型产品为主,在此时间寿险产品在国内渐渐打开市场;1999年以后,寿险产品逐渐丰富并且银行也积极参与到保险产品的队伍中来。就寿险产品的分类而言,主要分为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寿险产品可以更加宽泛的定义为传统统筹账户和非传统个人账户,寿险产品有利于厘清资产负债关系、防范和化解利差损失风险,由此,寿险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寿险投资政策的开放,寿险资金也逐渐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利益增长。
最后,杨智呈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寿险经营的规律。初期(0-7年)寿险行业以产品为中心,在发展期(大致7-12年)寿险业定位以渠道为中心,在达到成熟期(一般12年以后)后,公司渐渐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在互动环节,杨智呈补充说明了非传统个人账户下资产连接账户和计息账户地区别,并就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SOE2017PhD 张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