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丨张兴祥、洪永淼合作论文被《新华文摘》(数字版)全文转载

2019年第1期,《中国经济问题》刊发了张兴祥、洪永淼合作论文《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随后该文被201917期《新华文摘》(数字版)全文转载。此前,张兴祥、洪永淼发表在《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的合作论文《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特征和理论演进——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已被《新华文摘》(数字版)2018年第16期全文转载,并作为当期封面文章推介。已刊发的这两篇文章是两位教授合作计划的一部分,后续文章将按这个写作思路展开。

 

文章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对列宁和邓小平实践与理论探索所形成的思想发展逻辑进行回顾梳理。文章指出,今天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进行回顾和展望,就是重温这段并非一帆风顺的改革历史,弄清改革道路为什么必须这样走,今后如何继续走。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

内容提要: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同时,它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已在这方面作了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回归列宁的逻辑起点,并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既继承后者的思想,又大大超越后者。这些超越,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列宁和邓小平实践与理论探索所形成的思想发展逻辑进行回顾梳理,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计划;市场;列宁;邓小平;改革开放40周年

 

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下,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特征。因此,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说,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同时,它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率先从实践上进行大胆探索,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探索到斯大斯时期就中断了。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回归列宁的逻辑起点,且比后者走得更远。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作了重新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理论创新,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尝试一条新路径,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列宁和邓小平实践与理论探索所形成的思想发展逻辑进行回顾梳理,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AIWD64MsjrFHbIOYZDENg

 

(经济学科 潘小佳)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