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金融教指委)公布了第六届金融硕士案例教学大赛的全国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获奖名单,厦大经济学科郭晔教授与金融系2019级博士生黄梦琪、金融系2018级硕士生陈乐超合作的《盛席华筵终散场——包商银行信用危机之思》,陈海强教授与金融系2018级硕士生李嘉琪、杨晶晶合作的《衍生品交易:危险的双刃剑——以石化联合和吉利集团领子期权交易为例》教学案例均获奖。
作为曾经被银监会评为“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十大好银行”的西部地区中小银行典范,包商银行一度创造了多项增长奇迹。但它却在2019年被央行和银监会接管,成为近20年来被监管部门接管的首家银行。曾经煊赫一时的包商银行是如何成为历史的?追根溯源,包商银行激进式的信贷扩张在创造增速的同时也埋下了大量信用风险隐患,其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为明天系的资金占用提供了便利,导致包商银行资产质量迅速恶化,盈利难以为继,从而爆发了信用危机。包商银行的信用危机问题为中小银行的治理敲响了警钟。中小银行应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中小银行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隐患?《盛席华筵终散场——包商银行信用危机之思》这一案例试图通过对包商银行案例的分析,为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提供一些思考空间。
“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合适的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话很好地刻画了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理论上,金融衍生品的设计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然而,一旦运用不当,其却可能成为触发危机的导火线。《衍生品交易:危险的双刃剑——以石化联合和吉利集团领子期权交易为例》这一案例以2019年中石化旗下石化联合和吉利集团利用领子期权进行风险管理为例,分析衍生品交易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双刃剑影响。具体而言,领子期权策略通过买入看跌期权的同时卖出看涨期权,或买入看涨期权的同时卖出看跌期权,该策略有利于在实现套期保值目标的同时,降低策略成本。然而,当资产价格波动超出一定范围时,该策略可能面临巨额损失。对比石化联合和吉利集团的期权交易结果,有助于理解期权定价原理和风险管理知识,同时与实践相结合,理解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衍生品交易。
(经济学院 周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