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访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级精品课程《金融工程》课程负责人郑振龙教授

               

 

     200612,我们欣喜地得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以郑振龙教授为课程总负责人的《金融工程》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院金融系的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郑振龙教授,就《金融工程》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与郑振龙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发展历程

《金融工程》课程起源于郑振龙教授等于80年代在厦门大学财金系开设的《金融市场学》,我校是全国最早开设的此类课程的高校之一。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金融工程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金融工程学科在西方金融学界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1997年,金融系正式开设《金融工程》课程,初期为选修课程,之后成为必修课程。在过去的10年中,《金融工程》的几位主讲老师先后赴海外进一步研修金融工程学,归国后不断扩充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工程研究和教学的发展。

金融工程教学依托历史积淀深厚、教学力量雄厚的厦大金融学科点,自身发展非常迅速,教学内容先进,授课体系日益扩充和完善,以郑振龙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队伍还花大量时间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新颖有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金融工程前沿知识,因而成为金融系金融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成为我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此基础上,金融工程专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2年,我校金融系成为经教育部批准在国内首批增设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同时获得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博士授予权。在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的《金融工程》课程名列其中。对于在金融工程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努力的金融系而言,这是实至名归的结果。目前金融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金融学科——厦门大学金融学的三大支柱之一。

郑振龙教授接受采访时强调说:“在过去中国金融学科的教学中,主要是以传统金融学的教学为主。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必然要实现从传统金融学向现代金融学的转变,以实现与世界市场的接轨。《金融工程》这门课程作为金融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等多门学科的有机结合,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懈努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厦门大学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课程建设中起到龙头和示范的作用。为了实现“用一流的人才打造顶尖的课程”的目标,金融系以郑振龙教授为首的教学队伍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接受采访时,郑振龙教授谈到:“针对中国目前金融尖端人才还比较匮乏,而普通金融人才供过于求的现象,我们一直努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通过金融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力求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促进中国的金融发展。”《金融工程》之所以能够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荣誉,正是源于教学队伍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

以教学资源建设为例。在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郑振龙教授主编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权威的金融工程教材。该教材是后来获得2005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第二版已入围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除了教材,厦门大学金融工程学的其他配套教学资源也很有特色,如全国最早和迄今最完善的金融工程教学网站,又如他们所建设的《金融工程》网络课件。其他如金融工程案例库、全球财经金融信息系统实验室等的建设,都是金融工程教学的重要探索和进步,值得称道

厦门大学金融系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为该课程配备了由3位教授博导、3位副教授和2位讲师共8位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强大的师资阵容,并在经济学院实验室中专门开辟了金融工程实验室,配备了相关的软件和实时信息资源,让师生有充分的创作和实践基地。还优先选送担任金融工程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到国外名校(如UCLALSECornell等)进修访问和讲学。从这几年的教学评价效果看,金融工程正是由于其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强大的师资队伍而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郑振龙教授说道:“为了培养尖端的金融人才,现在我们还采用了国外原版优秀教材,使学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做到立体性和网络性的教学。”

《金融工程》在金融学中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金融工程教学队伍的负责人郑振龙教授和其他教师一起,积极吸收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非常注重金融工程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结合,注重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的金融工程研究和教学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郑振龙教授谈到:“我们正在修订的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融工程》中,将更多地强调思想和方法,大量补充中国的实际案例,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教材的更新,希望可以更适合本科和中高层院校的教学,普及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

由于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很短,目前可以胜任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还比较少。为了提高全国金融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金融系还准备在2007年《金融工程》第二版推出之际举办第二届全国金融工程师资培训班,进一步推动该门课程的完善。

前景展望

“《金融工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追求,以实现精品课程的真正目标。”郑振龙教授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发展依赖于不断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建设永远处于学校发展的优先地位。

访谈的最后,郑振龙教授展望了今后的发展,他提出:“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只有紧跟这个大趋势,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只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部分,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才是关键。今后,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金融工程》具有一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内容先进的教学大纲,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教学手段,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加适合中国的发展需要。”

                                           (院团委宣传中心    林剑平)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