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支教扶贫实践,你们丰富了阅历、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这是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对支教队员们无私奉献、践行志愿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殷切希望。为深入学习回信的重要精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志愿先锋党支部于5月25日中午在自钦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以“让青春在奉献中闪耀,让志愿精神在实践中传承”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厦门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陈雪玲、组织部部长孙佳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上,孙佳老师首先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就总书记的回信进行解析,鼓励志愿先锋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继续“立足专业特色、服务师生群众”,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引领带动奉献成才,充分体现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成员积极探讨,踊跃发言。“胡总书记的回信内容意味深长,当代青年就应该多投身基层或军队,锻炼自己”,退伍老兵邸五峰感慨万分,“我们退伍老兵虽然已经离开部队,但投身志愿活动的热情绝不能消退,志愿服务之心应该继续跳动。”
厦门大学第十一届支教队员朱正凯深有体会:“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带给我许多,尤其是提升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面对各项建设事业,青年人更应该勇于担当。希望即将参加厦门大学第十三届支教队的支部成员们认真培训,积极服务,立足基层,践行志愿!”
支部书记吕铖谈到:“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支教团的回信让我们倍受鼓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让培养出来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支部长期以来致力志愿服务时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发挥特色,深入贯彻志愿先锋服务的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到每个人,引领广大青年共同成长,以实践传承志愿精神,用奉献激扬无悔青春。”
党支部成员、厦门大学第十三届支教队员代表郑玮表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发扬厦大学子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实践中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作为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络人,陈雪玲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支部的各项工作,并提出,支部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做好党支部日常建设,并在创先争优工作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支部要将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努力成长为厦门大学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
据悉,身处宁夏海原支教的志愿先锋党支部成员也在当地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纷纷表示,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是支教队员肩上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余下的支教日子里,他们将更加珍惜这难得的锻炼机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志愿先锋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10月30日,成员全部由经济学院历届退伍老兵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组成。在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经济学院党委的关怀和指导下,支部始终秉承“立足经院,辐射厦大,传承发扬,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的宗旨,开展了大量主题报告、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传递志愿精神,树立先锋形象,引领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学子服务社会、成长成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吕铖、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