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博士论坛第九讲顺利举行

 

426日下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贸易博士论坛”第九讲在经济楼A501举行。本次论坛的报告者为服务贸易学专业的占芬博士生和国际贸易学专业的林峰、林娟两位博士生。论坛由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助理教授武力超主持。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黄建忠教授、张明志教授等老师以及本系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中,三位博士生分别报告了各自博士论文的研究计划和进展。其中,占芬博士生的论文题目为“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其效应的比较研究”。近年来,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日渐盛行。虽然有关区域贸易协定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货物贸易协定,很多结论未必适合于服务贸易。总的来说,当前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经济、福利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然而服务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贸易结构也亟待优化,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占芬博士生的博士论文主要拟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一百多个服务贸易协定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归纳出影响服务贸易协定签订国结构、协定形式和内容的主要因素,并采用引力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研究服务贸易协定的经济、福利效应。

林峰博士生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国际财税外溢性:基于贸易视角的分析”。最近几年,各国为了走出金融、经济危机,广泛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复苏。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财税政策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产出和就业,即财税政策具有外溢性。这种外溢性具有类似于国际公共物品的性质,显示了国际财政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国际财税外溢的重要传导机制包括跨国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林峰博士生的博士论文重点从贸易的角度来考察各国财政政策的外溢效应,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国际财政政策协调。林峰博士生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重要的研究文献后,提出了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即以G20集团的数据为样本,通过采用引力模型、PVARSVAR等计量分析技术考察这20个国家在1998-2012年期间实施的各种财税政策外溢效应对各国贸易的影响,并着重对中国财政政策外溢效应进行分解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不同领域财政刺激政策的外溢作用。

 

最后报告的是林娟博士生。其论文拟题为“国际垂直专业、外部需求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使经济周期波动再次成为宏观经济学界研究热点。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一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会通过外资、贸易等途径传导到其他国家,引起其他国家经济的波动。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也大幅提高,由此导致中国经济对外部需求冲击很敏感,外需的波动甚至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来源。林娟的博士论文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博士论文将系统分析、归纳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然后通过把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引入标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并基于数值方法进行模型求解,揭示国际垂直化分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后,论文拟进行不同模型样本外预测比较分析、基于子样本估计的模型稳健性检验和反事实模拟。

 

在每位博士生报告完之后,在场老师和同学都会对报告者的研究计划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就自己感兴趣相关内容与报告者进行交流,现场气氛轻松、活泼。其中,武力超助理教授在选题、研究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评论,并就论文研究思路、章节安排、计量方法、样本数据选择等方面提出很多细致的建议。张文城博士生也对三位博士生的论文研究计划给予简要的评论。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报告者和听众都感到受益匪浅。最后,本次博士论坛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完成。

 

(国际经贸系)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