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本学期Seminar开讲

 

1013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本学期双周Seminar在经济楼D236开讲,中心卢盛荣、余长林两位老师先后汇报了相关研究成果。Seminar由中心副主任龚敏教授、林致远教授主持。中心师生悉数出席外,还吸引不少经济学院其他系所中心师生参加,倘大的教室座无虚席,甚至室外过道上都加上了凳子。

 

Seminar第一讲中,卢盛荣老师作了题为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5-2016年)的报告。该报告是基于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 4.0的研究成果。在对中国当前主要经济问题简单回顾、并对外生变量假设作了相关解释后,卢盛荣重点展示了CQMM课题组对今明两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结果及政策建议。课题组表示,尽管未来两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深化改革及结构转型升级的红利已开始显现,今明两年中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模型预测,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7.10%2016年,GDP增长率可能进一步下探至7.04%。课题组还重点回答了李克强总理在422日考察厦大时提出的潜在GDP增长率的问题。模型预测,2016-2020年,潜在增长率将下降至6.79%2021-2025年,2026-2030年,进一步下降为5.82%5.29%;到2050年,潜在增长率约为3.21%的水平,基本与当前高收入国家的年均增速一致。此外,课题组还模拟了推进并落实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效应。指出,完成利率市场化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继而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控制好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推进并完成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Seminar第二讲由余长林老师汇报百位经济学家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的结果。这一调查始20138月,每年进行两次,迄今已发布了五次。本次问卷涉及共设计了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势直接相关的18道问题,共有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台湾“中研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06位经济学家接受并反馈了问卷调查。对于世界经济形势,半数以上专家认为,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中国宏观经济方面,超过一半的专家认为,中国能实现2015年年初制定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超过九成的专家认为,今年中国物价水平将持续下降,通缩压力将进一步上升;超过九成的专家认为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仍持续保持放缓态势。在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上,四分之三以上的专家预期,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降至7.0%以下。

 

会后反响热烈,师生踊跃提问。两位老师的阐述脉络清晰、逻辑严谨,立足当前而能点明新的内涵,令与会师生获益匪浅。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卢逸飞)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86 592 )2186183
电子邮箱:jjcw@xmu.edu.cn
通讯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大学经济楼
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