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第83讲在经济楼N302举行。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管理经济学系肖俊极副教授作了题为“Welfare implication of the protective tariff on the Chinese auto parts”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王璐航助理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肖俊极副教授认为保护性关税对不同类型的厂商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合资的汽车厂商可能因保护性关税而面临负面的成本冲击,而国有厂商则不受影响。对于合资厂商而言,其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转向国内上游供应商、在当地投资新建上游供应商或者压低进口价格,如果是前面两种情况,则保护性关税达到了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拟合现实数据,进而量化分析了我国在汽车行业实行的保护性关税对我国国内不同类型汽车厂商(国有的,合资的)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文章认为,总体而言,保护性关税降低了厂商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肖俊极副教授同时也指出,文章尚未考虑政府税收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福利的损益是不确定的。参会师生就文章考虑的几个社会集团的福利水平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福利损益进行了热烈讨论。
(国经贸系 陈榕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