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科陈海强教授(第一作者)、方颖教授(通讯作者)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王方舟合作的论文“融资融券制度对尾部系统风险的非对称影响——基于A股市场极值相关性的研究”在《管理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正式发表。
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能否有效降低个股随市场暴涨暴跌的概率是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利用Patton提出的SJC Copula函数,估计了个股与大市尾部相关性,并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推出的政策处置效应,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了标的个股左尾(下跌)极值相关性,但加剧了右尾(上涨)极值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结果来源于融资融券交易对极值相关性的非对称影响。具体而言,融资交易对左尾极值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加剧了右尾极值相关性,融券交易则同时显著降低了左尾和右尾极值相关性。由于融券交易规模远小于融资交易,融资融券交易对左尾极值相关性的总体影响为负,对右尾总体影响为正。研究结论认为,融资交易追涨模式导致个股跟随大盘暴涨,而融券交易将悲观交易者信息纳入股价,有利于抑制股价过度上涨,而逆向平仓也适当降低了个股暴跌概率。因此,监管者应灵活控制融资交易杠杆,完善融券交易机制以发挥其股价稳定器功能。
陈海强,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金融系与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计量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应急管理项目主持人,研究领域为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经济学、量化金融。论文发表在Econometric Theory、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经济研究》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
方颖,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与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经济政策评估,金融工程等,在Econometric Theory、Journal of Business & Economic Statistics、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和《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王方舟,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16届数量经济学硕士,导师方颖、陈海强,现任职于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工作领域为证券投资的二级市场交易,涉及品种包含沪深A股、港股通、可转债、利率债、信用债、股指期货等。
(人事科研部 刘晨宇)